夜月一分三可空降可约app论坛|夜月一分三可空降可约app官网网址
中新网济南7月19日电(孙婷婷)开设“中医药夜市”、一次挂号管3天、慢性病药品送药上门、开放夜间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山东不断提升民众看病就医体验,加大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撬动医疗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通过中医诊疗、医养结合等手段,解决民众健康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淄博市桓台县的“中医药夜市”上,该县10家医院的80多名中医专家,利用晚上时间免费为民众开展中医把脉、问诊等服务。除了有中医专家针灸、推拿之外,“中医药夜市”还准备了中药茶饮。民众可“沉浸式”体验中医诊疗服务,感受中医药独特魅力。
资料图:桓台县“中医药夜市”活动启动。中医专家利用晚上时间免费为民众开展中医把脉、问诊等服务。 张景富 摄
据了解,近年来,桓台县完善覆盖城乡、均衡发展、功能完善、优势突出、与民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下沉医疗资源,推出“中医药夜市”“中医中药进万家”“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系列便民就医活动,推动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让市民就近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廉价、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山东重点关注60岁以上老人这一脆弱群体,不断优化老年人健康服务。今年70岁的村民杨美龙是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王张庄村村民,她多年来患有高血压,行动不便,每月都需要定期服用药物。以前拿药需要到县医院,从村里到县城,等车、坐车、排队要花一天时间。而现在,她只要在家里等着,定期就有人送药上门,仅需负担报销后的自付金额即可。
这一切都得益于兰陵县医保局探索建设“兰陵医药健康服务”数字平台,让慢性病药品送药上门成为现实。为提高送药上门工作效率,兰陵县通过建立“兰陵医药健康服务”数字平台,实现“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结合“线上下单、在线审核、线下包装配送、多渠道灵活结算、全方位基金稽核”五个环节,为五保户、优抚人员、残疾人、老年人等七类人群将所需常用慢性病药品送到家门。
资料图:桓台县“中医药夜市”活动启动。中医专家利用晚上时间免费为民众开展中医把脉、问诊等服务。 王正伟 摄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民政策,方便山东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也方便外省参保人员来山东就医。“通过手机视频办医保,不见面就把医疗费报销了,真方便。”在天津市务工的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船郭庄村居民郭守喜说,他通过“视频办医保”服务平台,将其父亲在天津市就医的门诊检查发票上传后,报销了200元(人民币,下同)的检查费。
“视频办医保”是牡丹区推行的便民服务线上平台之一,全区参保人在全国各地均可通过“菏泽手机视频办医保”小程序进入该平台,进行在线咨询、业务申请、材料审核等事宜。参保人在视频通话时可同步进行传递材料、参保地认定等,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医保报销、慢特病申请、医保关系转移等95%的医保业务。
为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推行“双向转诊”成为临沂市沂南县进行县域医共体改革的重头戏。该县通过医疗资源下沉,诊疗技术优势向社区渗透、向慢性病人群延伸,实现医生上下流动、患者双向转诊,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诊治。
泰安市泰山区则抓住“百名医师下基层”和“业务院长”对口帮扶的时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多渠道扩大基层专业人员的“供给量”,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该区大力培养基层名医,开展百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引导鼓励医护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目前,该区安排106人下派基层帮扶,已建立名医基层工作站23个,基层名医工作站10个。
在德州市平原县王打卦镇新王管村卫生室,病患正有序等待大夫问诊。该卫生室选址在周边自然村的交叉点,且中医室、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等分室一应俱全,成为平原县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样板。近年来,平原县建成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公益特色鲜明的新型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今年以来,平原县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投资68.85万元为27个中心村卫生室安装了远程心电设备,并与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联通,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避免患者往返于医院,方便村民就医。
此外,山东各地医疗机构不断推出便民就医举措,让基层百姓就医更有“医靠”。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为例,该院开设早间、午间、夜间门诊,调整医疗资源延长就诊时间,满足患者的多元需求。同时,淄博、济宁等地陆续实行“一次挂号管3天”政策,患者只要携带检查检验结果再诊时,3日内可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就诊,不需要二次挂号,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完)
中新网7月19日电 题:报告: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8647.5亿元,同比增13.6%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在为工业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中新财经记者19日了解到,赛迪顾问近日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8647.5亿元,同比增长13.6%。
赛迪顾问认为,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和经济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发力点。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2688.4亿元,预测增长率为13.8%。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筑基赋能作用凸显,平台市场成长迅猛,呈现特色化等趋势,在政策、需求等多项利好的基础上,通过连接赋能工业经济,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
报告从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等角度综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对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且为厂商、用户和投资机构给出了前瞻建议。综合来看,无论是从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发展来看,工业互联网都处在稳定增长阶段,软件与平台占比持续提升,技术不断革新。
报告将2022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产品结构划分为软件与平台产品、硬件与网络产品和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三大类。其中,软件与平台产品市场占比持续提升,销售额占比为53.4%,市场规模达到4961.7亿美元;其次是硬件与网络产品,最后是工业信息安全产品。
相较而言,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竞争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整体来看,硬件制造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不过,与2021年相比,软件与平台产品类市场占比总体提高,并与全球市场结构趋同,尤其浪潮云洲、国电南瑞等平台服务商和软件厂商在本次报告中表现亮眼,跻身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厂商竞争力领导者象限。
以浪潮云洲为例,其定位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商和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综合服务商,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云网边端软硬一体等核心能力,浪潮云洲构建“平台+服务”模式,以数据要素为驱动,构建工业数字基础设施,打造适合工业场景的算力体系;依托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点对点突破生产智能化专业模型;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实现社会资源灵活配置。
国电南瑞作为国家电网直属的科研产业单位,凭借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方案优势,则在“控制软件与设备”竞争力象限取得领先。
据报告分析,该公司以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和客户,提供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服务,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作为中国工业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基础。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连接和共享能力,是工业软件、工业通信系统等其他细分主体的根基。其在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调度和优化、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同时,推动工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最终赋能工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内外的协同和合作能力,实现工业升级和转型。
报告显示,2022年,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有28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高速发展期。据赛迪顾问统计,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1089.6亿元,突破1000亿元。(完) 【编辑:刘阳禾】